主页 > 经济 > 正文

一场艺人运动会里的内容变革

更新时间:2018-11-23点击数:文字大小:

“竞技”作为人类血脉深处的本能,素来可以激发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媒介的作用下又会不断放大,反过来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从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古希腊人开始围观部落中参赛者展开体育竞技,感受部落荣誉。这种起源于宗教信仰的活动激励着古希腊的战斗精神。

这样的活动当然会延续到现代,甚至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腾讯视频、腾讯体育和京东联合出品的首个青春体娱跨界IP《超新星全运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社会思考模式的最佳解剖案例。

这档体娱跨界IP在今天顺利收官,但依旧令人意犹未尽。它的种种内容变革、媒介策略以及对艺人价值的重新思考,给国内大众文化内容制作带来了启发。

1

变革一:还原竞技体育的观赏性

请艺人来制作体育内容往往容易因为娱乐性而丢弃竞技性。这是前几年国内内容制作团队经常面临的一大问题。

过去,中国体育内容制作往往会陷入流量艺人的怪圈——请来流量小生,配合社交媒体炒作,给节目引来流量和社会化传播效应,以此换取广告收入。

这种极度追求艺人效应的流量模式简单粗暴,缺乏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价值观不够硬核,有时甚至对社会也没有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微博热搜常常会出现一些节目中流出的花边新闻、撕逼内幕,吃瓜群众的注意力最后往往被带跑偏了。

不过,腾讯视频和腾讯体育却在反思这种行业现象。在这次《超新星全运会》更强调还原竞技带来的魅力。这也是在各种专业赛事之外,第一次有一个“非专业运动员”组成的比赛,强调让年轻人被竞技体育感动。

显而易见,这样的节目还原了竞技体育的观赏性,而且引发了社交媒体的集中讨论。

1、竞技赛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最大的魅力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它能够调动人们的主观积极性,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让人们参与其中。人们看竞技体育,看的就是心跳加速以及完成比赛获取荣誉时那种“寒毛倒竖”的冲动。

2、节目里呈现的艺人竞技赛制不仅保留了竞技体制优胜劣汰的内核,将艺人这一本来就具有社会人气的群体融入赛制之中,可以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审美欲望。

3、让各省艺人、各地区艺人展开地域分队,通过地域归属感带来的竞争关系,进一步加大了话题性。“南方北方坐姿一目了然”,“东道主广东队人数最多拿下的奖牌也最多” 这些话题在微博上便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2

变革二:直播技术制造的临场感

临场感是很多观众追求看直播的最核心原因。在竞技赛事中,直播是最吊胃口的。

一场足球、篮球比赛看直播和看录播完全是两种感受,因为在直播过程中,比赛的结果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会刺激人的多巴胺。

这一次腾讯视频和腾讯体育最大的创新在于运动会的直播专业性,可谓是大众体育内容历史上的一大进化。

信号制作以体育赛事公共信号制作理念为基准,通过用镜头画面逻辑讲故事的理念来进行每一项赛事的信号制作。同时以奥运会田径和体操等赛事的制作标准来进行这次全运会的信号制作。

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和以往的讲故事方式不太一样。

过去我们看的大众体育内容基本是以录播为主,节目经过长时间录制、剪辑,中间加入了彩蛋、字幕,处处都有编排、设计。

这种被精心装饰过的节目效果和流量小生放一起的时候,往往目的就是“造人设”,加上社交传播、发酵、讨论,希望观众不知不觉被带进节目组精心挖掘的事件冲突之中。

这种内容逻辑真实感过少、设计感过多,观众在事后很容易恍然大悟,发现自己“被套路了”。不少常看节目,已经懂了套路的观众甚至会在节目一开始就不断猜中桥段,“看第一集就猜中最后一集”,最终失去兴趣。

腾讯视频和腾讯体育同样在尝试革新这个问题——用直播的方式配合竞技体育本身的不确定性带来更多无法预料的临场感。

1、每一个艺人在长时间直播的考验下,没办法以虚假“人设”示人。

尤其是在竞技体育这种对人体极限的拷问下,他们更多会暴露“水下的个性”,给观众更多真实感。

像王志文在跑完150米短跑小组赛接受采访时,阳光大男孩原本内敛的个性在采访面前就显得有些“放飞自我”了,他气喘吁吁说到队伍中的强者逼迫他“遇强则强”,发挥出更好的实力。

2、直播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更好的观赏效果。

运动会和直播更配。这不是节目,是超燃的运动会,运动会就得直播,直播最大化还原了体育竞技的紧张感,有极强的临场感。

杨超越和高颖浠在女子射箭决赛中的较量就勾起了解说和观众的紧张情绪。两个选手的比分你追我赶,最终高颖浠拿下金牌。视频弹幕里甚至一度有人提到,“心脏跳到了嗓子眼”。

3

变革三:艺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艺人的打开方式有很多种。有透支流量展开广告变现的模式,当然也有强调艺人社会价值的模式。

拒绝“娱乐至死”这种理念虽然是业界公认的。但还是少有制作团队能够抵挡住流量和话题带来的诱惑,导致之前国内对艺人处于滥用状态。

不过,此次《超新星全运会》用艺人带动全民对于体育竞技的关注,让艺人发挥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媒介可以导致“娱乐至死”的同时,另一面则是可以带来正面效果。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改变我们过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加速并扩大人们的功能”,即新的媒介导致我们在感知、思考和行为上引入了新的“尺度”、新的“速度”、新的“模式”。

艺人在日常生活中是自带光环的,他们作为年轻人效仿的对象,行为举止往往会影响深远。

火箭少女101的Yamy原本是个说唱歌手,后来通过《创造101》成团出道。她在这次《超新星全运会》中就展现了惊人的意志力。她在严重发烧、咳嗽的情况下依旧早起坚持训练,虽说手脚发抖、失误频频,但仍然在晚上的比赛中给大家贡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曾经饰演过贾宝玉的于小彤,为了不给自己的家乡丢人,选择了一项自己以前从来都不敢挑战,而且对他来说很惧怕的运动——游泳。

他不仅要从零基础开始学起,而且还要克服水带给他深刻的阴影。最后他也确实自我挑战成功,虽然成绩小组垫底,但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学会游泳并且完成比赛,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射箭比赛中麦亨利面对实力强劲的于小彤,沉稳冷静的以2环的优势拿下金牌,据说他为了这次比赛每天都刻苦练习,一天要射五百支箭。

在最后一期的拔河比赛回顾中,海外队战胜了对手却因为同组其他队伍表现不佳没能拿到金牌,不服输的麦亨利带领队伍挑战南部队,最终帮助队伍拿下这枚金牌。不仅自己要赢,也要帮助团队赢!用强大的气场感染身边的人,这就是不服输的精神,也是生而为赢的气质。

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艺人们得到了考验,而观众也从中感受到了艺人平日荣光之外的职业精神、竞技精神。

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因为艺人点点滴滴的表现让他们表现出欣赏。这样一场运动会让青少年可以近距离、全方位了解从而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

过去年轻人对艺人的认知仅仅在于收入高、颜值高,但很少想过艺人在高强度行业中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精神状态。

这次《超新星全运会》则是把艺人光鲜之外的另一面展现出来了。他们愿意为梦想坚持,遇到困难不畏惧挑战。年轻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将会更愿意追求自我突破,发扬拼搏精神。

体娱双“拼”不仅可以彰显竞技体育的魅力,弘扬中国体育精神。“超新星”作为新一代年轻人的代表,对于青年一代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一次《超新星全运会》对体育和娱乐行业起到了双向推动作用,同时体娱双“拼”展现了新时代新青年的积极面貌,凸显自我成长、蜕变的过程以及团队精神。

社会效应、娱乐效应在其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统一,这正是国内大众内容制作团队需要不断思考和推动的结果。

----------------------------------------------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平台发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