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科技 > 正文

华米科技和中国田协发布马拉松跑者研究蓝皮书

更新时间:2020-12-01点击数:文字大小:

近年来中国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经中国田协认证的马拉松赛事达到357场,参与马拉松人数也在不断增长,2019年参加全马和半马人次已经超过210万。

近日,中国田协与华米科技(NYSE:HMI)共同制作的《中国马拉松跑者研究蓝皮书》在2020年中国田径协会九届五次代表大会上发布。该研究基于华米科技旗下智能设备(包括Amazfit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体重秤、体脂称等)和Zepp数字健康管理平台所采集的大数据,覆盖人群广泛,总样本量超六百万,分别从参与人群画像、BMI、心率、睡眠、配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也是双方共建的“田径运动联合实验室”发布的第一期研究报告。

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祝仕兴表示,马拉松赛事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了解目前大众参赛者的身体素质情况和跑者的赛中表现、赛前及赛后的身体变化等数据,对于大众跑者的身体健康研究以及普及科学的跑步训练方法具有客观、科学的指导的意义。

蓝皮书显示,从Zepp数字健康管理平台的整体马拉松跑者的画像来看,半马跑者、全马跑者中男女比例依次约为8:1和10:1,难度越大的赛事,男性群体的比例越高。跑步是一项非常亲民的运动,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训练参加半程、全程马拉松,所以各个年龄段跑者分布相较其他运动均匀,现在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马拉松赛事中,数据分析发现,半马和全马的跑者中,90后、00后跑者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0和24。

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比普通人群和马拉松跑者的BMI可以发现,马拉松跑者的BMI比普通人更标准,全马人群的指标优于半马人群。女性马拉松跑者的BMI标准指数整体优于男性,普通男性BMI超标情况比男性全马跑者高出4倍。

马拉松跑者中,超过七成的人群身材标准,而非马拉松跑者人群达到标准BMI的人群还不到六成,马拉松跑者BMI中度及重度超标人群占比也更少。虽然马拉松人群中也有BMI超标的肥胖的群体,但是这一比例远小于非跑者人群。

马拉松参赛者在比赛日前后往往都会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赛日前后跑者的迁徙行为(前往异地参赛)及饮食变化等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分析发现,在比赛的前后7天内,全马跑者的平均体重均低于半马跑者。整体来看,赛前马拉松跑者的BMI呈下降趋势,赛前2天有略微上升,可能与赛前2天内补充碳水相关,赛事当天BMI降至最低,赛后2天可见上升,可能与赛后几天充足补充碳水及及赛后恢复期减少运动量有关。赛后3-4天左右,BMI会随着逐步恢复日常运动量开始下降,并且略低于赛前平均水平,这应该与恢复日常运动量的持续消耗有关。

从跑者的睡眠情况监测分析来看,普通人睡眠日均时长整体略高于马拉松跑者,全马跑者的睡眠时长比半马跑者平均每天少5分钟,但马拉松跑者的睡眠得分却高于普通人群,睡眠质量更好。

在马拉松赛事日前后,完成马拉松前2天跑者睡眠得分有小幅下降情况,可能与去往参赛地在途,或与完成马拉松前情绪波动等有关。马拉松跑者在马拉松赛前1天睡眠时长最短,完成马拉松当天基于身体恢复与睡眠补充需要,在当天睡眠时长明显增加,之后睡眠时长情况逐渐恢复至与赛前日常一致。

心率是跑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在运动中保持适当心率范围运动效果更好,也可有效的避免损伤。大数据分析发现,跑者在半马中使用较高强度心率完成比赛的占比更多,赛事中心率高低波动更小。全马起跑后,前半程跑者心率均呈逐步上升至水平线趋势,跑者心率在赛程20公里前后开始出现明显分化,随着里程的增加,用时越久的跑者,心率强度下降情况越明显。完赛用时越短,高强度心率持续输出越久,全程心率较为平稳,反之,完赛用时越久,心率强度下降越多。

华米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创新企业,同时也提供基于云的健康服务。截至2019年8月,公司的智能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一亿台;2020年前九个月,华米科技智能可穿戴产品全球出货量达3240万台,同比增长了17。

今年5月,中国田径协会与华米科技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共同组建田径运动联合实验室,实验室以健康运动为目标,分析研究国家田径队专业运动员和普通运动爱好者的海量数据。未来田径运动联合实验室将基于智能可穿戴大数据以及Zepp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发布更多的运动健康研究发现,帮助人们在IoT和人工智能时代进行更健康、更有效的运动训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