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正文

大上海联合影业: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更新时间:2017-07-20点击数:文字大小:

  前几年,当我们谈到中国电影市场现状时,都会想到一个词语:烂片当道。从第一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过去不是曾经拍摄过那么多的经典之作么?电影怎么从神圣的艺术,沦为文化消费的产品了?曾经倍受赞誉的导演是怎么纷纷走下神坛了?近几年来,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逐步改进和提高,电影行业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也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呈现出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中国影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方面越来越好,越来越赢得本国内观众的信任;而另一方面,中国影片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持续出现上升的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中国综合国力的软实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将对中国电影现状阐述中,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以及引出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方几个电影节的评委。回看中国所有的电影,成功受欢迎的无一不是有着浓厚中华文化特色的,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李安的《卧虎藏龙》,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它们的成功是在于中华文化的成功表现。

  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思考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大上海联合影业的电影人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

  回归中华文化

  大上海联合影业作为影视制作行业的权威龙头企业,始终强调中国电影业发展民族气息是一个民族电影的生命之源,当我们在注入外国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时,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之源给去掉。回归中华文化,坚持本民族的特色,才是中国电影继续发展的根本。因为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中国大众急需要看反映自己文化价值观的电影。大上海联合影业的电影人长期以来努力发扬民族文化的优势,将民族性的东西再发现,再延伸。他们提出中国电影要占领市场,可以在题材、样式上利用小投资、精制作表现大主题,表达中华民族的愿望。电影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业,同时兼具文化和经济双重性质。当前我国电影产业经济带动效益越来越明显。大上海联合影业专业人士表示,如果想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的更大支持和激励。正是在在中国影视文化行业的政策红利吸引下,一大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企业纷纷聚集在上海市碳素片场影视基地。大上海联合影业(上海)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入驻的电影公司如是说“ 我们大上海联合影业涉及影视剧制作、网剧制作、广告植入、明星包装推广、音乐全IP整合运营及跨界孵化产业链,公司通过内容+渠道+技术强强联合,围绕电影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构建了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和营销服务四大板块,从内容和渠道两个方面形成了全覆盖,从技术上不断领先巩固内容和渠道的优势。近几年,大上海联合影业致力于进行“科技+娱乐”综合布局,同步开展虚拟现实(VR)、虚拟人及视觉特效三大业务。未来三年,大上海联合影业公司将通过强化现有业务的实力,发展新兴产业项目,借力资本市场,巩固竞争优势,构建多元盈利点,实现产业链发展目标。让中国影视走出去,让外国人看中国大片是大上海影视人所期待的。 大上海影业人将致力于做中国影视行业的领军人,鼓励更多有着电影梦想的年轻人加入蓬勃的电影创作队伍,为中国未来电影创造新纪元贡献力量,为中国电影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