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内 > 正文

第十二届“华语金曲奖”云直播,聆听“心中的天籁”

更新时间:2021-01-27点击数:文字大小:

聆听“心中的天籁”

(文:华语金曲奖创办人兼总策划/全球华语音乐联盟秘书长/资深乐评人:游威)

云图片

云图片

    “什么是你心中的“天籁之声”?2020年12月30日,第十二届“华语金曲奖”云直播,向所有的获奖歌手和音乐人抛出这样一个命题。

    很自然,一百个人有一百种个性的答案,那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心中的“天籁”又是什么呢?

·天籁之星河传说

    在儿时的听歌年代,最早听到的一首关于“天籁”的金曲,是有“关正气”之称的香港民歌圣手关正杰的《天籁-星河传说》。不过,只是歌名嵌有“天籁”,并未解释“天籁”如何奥秘。而老师在课堂上宣讲:“天籁”,就是大自然的声响......

    真正广泛接触流行音乐中的“天籁”,则是独立另类泛主流的九十年代:Enya、Secret Garden(秘密花园)、喜多郎唯美极致的新世纪音乐、Sinead O'Connor、The Cranberries(小红莓)、Cocteau Twins、朱哲琴飘逸脱俗的女声,在那个以电台和打口碟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资讯饥渴年代,就是我年轻心灵最具“治愈系”的“天籁之声”。

    随后“金曲漫天星”的K歌廿年,“天籁”这个词突然被时代洪流卷走,人们似乎更青睐“接地气”的短平快“神曲”。“天籁之声”,似乎只属于音响发烧友敝帚自珍、自娱自乐的高端玩意。

·天籁之发烧殿堂

    不过,也正是HIFI发烧概念的兴起,让实体唱片仍然顽强存活且屹立不倒。至少从录音和演绎技术的精益求精来看,HIFI唱片是最接近当下这个时代的“天籁之声”。

    其实,HIFI这个词的由来是英文Hi Fidelity,即高保真的录音品质,中文译为“发烧”也确是非常写意的,林子祥要“爱到发烧”,而我们新一代的乐迷则是“听到发烧”!

    为了细究“HIFI”和“发烧”的真义,我特意到中国音像界的大本营-广东音像城“世界黑胶中心”走访了有“发烧教父”之称的LEO冯炜国先生。想当年,罗文和蔡琴两位巨星的HIFI录音就出自LEO的金手。如今,这位香港音乐人已经以广州为家,为数十家HIFI唱片公司提供母带处理和专业录音顾问服务。所有的发烧唱片展,有LEO站台的签售活动,凭他“点石成金”的妙语,肯定是能卖多若干倍的销量,所以,因为疫情被困港岛的LEO,在收到无数唱片公司催促电话的背景下,宁愿付出十四天隔离的代价也要回穗“救火”——帮他们处理即将参加年底各大音响展的母带。

    和LEO相识十多年,他也曾多次应邀担任“华语金曲奖”技术评审,不过,这次却是我第一次与他长达半小时的促膝长谈,我像个好学的实习记者一样问遍了所有对于“发烧”的疑惑,也真切地聆听到了他心中的“天籁之声”:

云图片

   LEO认为:“天籁”就是“非人为”的靓声,而真正的HIFI和发烧则是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场”,实在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相信未来的HIFI市场,还需要大哥的“金耳朵”和“金手指”更多的点拨。

云图片

云图片

   “唱片已死”的论调已经被一些传媒叫嚷了五分之一世纪,然而,坐在这间已有23年历史的广东音像城,颇有时光凝滞、生命延续的复合感觉。一方面是风雨不改、充满传统人情味的实体店铺经营,一方面是融合未来科技、放眼国际的“世界黑胶中心”。当有人在自媒体发文感叹中国的实体唱片店难觅的时候,却不知道80%的唱片发行来自广州,而广东音像城恰恰是集结了大部分中坚力量的超级旗舰,“黑胶中心”的一间批发店就有过百万元的销量,全国各地的渠道商都到这里取货。这种新旧强烈碰撞的奇幻感,震撼了从遥远的“第五城”成都来考察取经的四川卫视《我们有歌》主持人冯乔和导演穆艺丹,他们表示一定将这一场景放入纪录片,让更多“吃瓜群众”了解音乐产业还有这样“跨界”的存在。  

    为此,本届“华语金曲奖”隆重授予广东音像城““产业贡献奖”,不仅因为它在中国实体唱片向数字转型时期做出的功绩,也在于它对我们“心中的天籁”最坚定的守护!

云图片

    曾经在广州录制过个人第一张HIFI专辑的冯乔自然没有忘记曾经的“老本行”,于是在“天籁时光之旅”的尽头,我们走进了位于广东音像城最深处的声扬娱乐集团录音棚,等候我们的,是星海音乐学院科班出身、坚持HIFI精品路线15周年的创办人何忠老师:著名歌手叶振棠、曾航生、李国祥、陈启泰、廖百威、徐雯、陈佳都曾在此留下醇品之声。而何忠也刚凭一手打造的王闻《男人四十》系列获得本届“华语金曲奖”之“我最喜爱的制作人”大奖,十年磨一剑,一个系列出到六张、张张叫好又叫座,实在是实至名归。梅州客家出身的何忠下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是超越翻唱、回归原创,将客语用HIFI CD的方式发扬光大,让“天籁之声”回归母语最初的感动。

云图片

·天籁之童声乐园

    按照惯例,一个大型活动的主题曲,一般都是请来诸多大牌明星引吭高歌、气势如虹。不过既然是回归“天籁”,我们这次一定要有所不同。

    用童声来唱“心中的天籁”,是不是更至诚至真、纯洁自然呢?

    没错,就是这个概念。

    于是,我特意邀请“华语童声榜”监制羽善先生和他的“小陈皮乐队”来共同完成这首超乎常规的“主题曲”。

云图片

云图片

    和想象中传统唱诗的圣洁不同,出来的成品让我耳目一新:灵动、曼妙的电音R&B节奏,配合充满朝气却绝不稚嫩的童声,真是完美的“新时代天籁”啊!

·天籁之幕后英雄

   说起“天籁之声”,大众往往会聚焦演唱者完美无瑕的人声,但制造这些“天籁之声”的幕后英雄——音乐创作人、制作人、录音师们,则往往被忽视了。

   1988年,林子祥的经典大碟《创作+流行歌集》就一反忽视幕后的传统,将一班劳苦功高的音乐精英(郑国江、林振强、潘源良、潘伟源、鲍比达、钟定一、黄良昇等)请到前台,和他一起影下难忘而不朽的封套。

云图片

    有鉴于此,大会本届改变了只有明星才能上海报的惯例,获奖音乐人集体隆重地站在了第三排,一个既不太张扬、又不会太失礼的位置。我也学阿LAM的创意,和他们来张跨时空的“云合影”,向这些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致敬!

云图片

    没错,华语乐坛当下最具分量的“幕后英雄”阵容诞生了:纵横词坛三十年的殿堂填词人周耀辉、缔造无数经典剧集金曲的作曲人张家诚、摇滚乐团出身火力无限的编曲人陈君豪、低调内秀的资深录音师梁冬盛、叱咤大银幕的新锐配乐人朱芸编、中流砥柱的实干家高翔、陈辉权、梁天山、小豆.......

     原来,那寻寻觅觅已久的“天籁之声”,就是从心出发,一切从音乐开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