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文 > 正文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更新时间:2018-09-11点击数:文字大小: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他已过不惑之年,却意外走上了“人生巅峰”。

| 张婉婧

编辑 | 屠雁飞

魏红刚今年47岁。作为“捏面人”的“非遗传承人”,他的前半生跟着这门传统手艺,跌宕起伏。

魏红刚起点很高。13岁那年,他跟着爷爷走街串巷捏面人,一天就能挣上12-13块钱。在当时,这已经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半个月的收入了。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2000年,魏红刚来到北京掘金。到了大城市,他才发现:捏面人这样的传统行当,已难以维系旧时的“风光”。北京不但禁止沿街摆摊,大城市的孩子们也不时兴“捏面人”。

42岁的手艺人掉入了人生的低谷,老婆、女儿纷纷弃他而去。

没想到,靠着捏面人的材料——“面塑泥”,魏红刚在淘宝上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但迎娶高学历老婆,两人还一起把“面人魏”淘宝店做到2个皇冠,月销近5000笔订单。

眼下,虽然还是淡季,但魏红刚很笃定:今年的销售额能破100万。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1

“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脊梁,美人的腰,这是面塑的绝活。”

魏红刚出生在安阳市内黄县魏庄村的一个面人世家,爷爷是第三代传承人。

1979年,魏红刚8岁,从简单的小面人开始捏起,一个寿星的头部,常常要捏上300多遍。再后来,他跟着爷爷进村入户耍手艺挣钱,十里八村,走街串巷。

13岁那年,中学放寒假。正月初三,魏红刚跟着爷爷,扛着一个“百宝箱“上了大伾山。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从魏庄村到大伾山有60多里地,凌晨3点钟,爷孙俩就搭乘人家上山参加庙会的赶驴车出发。6点多才能走到山道上。

山上太拥挤,两人就在上山的道上,挑个空地坐下来,喝上一碗2毛钱的丸子汤,暖和暖和身子,再铺张开一个小摊子,开始捏面人。

一个面人售价5分钱或1毛钱,魏红刚一天就能挣上12-13块钱。那时候,魏红刚的父亲还是自行车厂的一名工人,一个月工资才25块钱。

魏红刚不懂做生意的大道理,他只知道,那是父亲半个月的工资。

2

1997年,魏红刚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

虽然身在安阳这样的小城市,但魏红刚也感受到了千禧年来临前的巨变。身边越来越多的年青人,都去了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在这股大风潮下,魏红刚也打算到外边去挣钱。2000年,他带着自己的面塑手艺和那只“百宝箱”,乘着火车带去了北京,一待就是6年。

后海、颐和园、锣鼓巷,北京的大街小巷处处都留下了魏红刚的身影。生意好的时候,魏红刚一天能挣上几百块。

但慢慢地,魏红刚发现在北京,像他这样摆摊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一方面,北京的城管变多了,管得越来越严,面人摊子不好摆了,“摆个摊跟做贼似得”。另一方面,大城市里,孩子们的玩具多、汰换快。高乐积木、编程机器人、迪士尼游乐园,像魏红刚这样的手艺人越来越不吃香了。

生意不好做。而此时,家里人跟魏红刚的联系也越来越少。有时候,家里好多天都没一个电话。

终于,有一天,魏红刚听说,媳妇已经带着女儿离开了家。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打在头上,把魏红刚完全“打”懵了。

他连夜赶回家中,但老婆、女儿早已不见踪影。

“捏面人顾不上家,后院起火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捏个面人居然把家捏散了。

从北京回到安阳,魏红刚就把摊子撂下了两年,再也没有心情捏面人了。

3

魏红刚“颓”了两年。父母看在眼里,十分着急。总觉得他“一直歇着也不是事儿。”父母要给他找对象。

于是,魏红刚决定不去北京,留在了安阳。

2009年,已经38岁的魏红刚,重新打开了那个,跟随他从魏庄村到大伾山再到北京的“百宝箱”,重新开张。

一天,在安阳一家幼儿园门口捏面人的时候,一个幼儿园老师找到了魏红刚,请他去园里捏面人。一周2节课,一个月2000元工资,靠着这份“兼职”,魏红刚一年能多挣2万多元。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没想到,“面人魏”的名声因此不胫而走。第二年,包括市里的几所小学和中学在内,有8所小学都找上了门来。渐渐地,“面人魏”成了安阳市里口口相传的红人,安阳市文化局还颁给了他捏面人这门手艺的“非遗传承人”。

日子理顺了,姻缘也不期而遇。

一次,魏红刚上完课,被幼儿园老师小王叫住了。热情的小王告诉魏红刚,自己的表姐王丽红29岁,还是单身,研究生毕业,是个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当会计。

在小王的怂恿下,魏红刚加了QQ。

之后2个月,他一直不敢提出见面,却做了不少努力,“在QQ空间里上传照片,有做饭的、有手艺的,还展示了他花费十三万元买得的一套70平方米二手房。”魏红刚不好意思地说,“当时就是想让她看看,我还行。”

两个月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2011年,魏红刚和王丽红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4

捏面人的手艺,让魏红刚闯出了名堂。但真正让他收获财富的是淘宝上的面塑泥生意。

2012年,安阳当地的一些许多幼儿园老师去了外地发展。有的去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的,甚至出了国。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他们之前都跟我学过捏面人,去了别的城市以后,也依然做幼师。”魏红刚说,没办法当面授课,就开了微信公众号,录制做面人的视频。

渐渐的,有许多老师不仅来学手艺,也来买捏面人的材料——面塑泥。同时,还带动了许多家长来买面塑泥。

魏红刚的面塑泥之所以大受欢迎,最大的原因在于“安全”。

“我们的面塑泥由面粉、糯米粉、蜂蜜、食用油、水等可食用成分制成。”魏红刚回忆,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糯米馒头吃,他就常常偷吃面塑泥,但为了防止孩子们误食,他将色素由衣物染料换成了做蛋糕用的可食用色素。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单子越来越多,魏红刚去银行查账,看货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我对象说这样不方便,来买面塑泥的老师们也都这么说。但我不懂电商,眼睛也不好,我对象就寻思帮我开个淘宝店。”

2013年12月,淘宝店“面人魏”开张了。

5

2014年新年伊始,伴随着窗外的爆竹声,淘宝店的销量也开始喷薄而出。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做客服、做面塑泥、填写快递单、打包、发货,夫妻俩从清晨五六点,一直忙活到晚上8、9点。

一开始,妻子王丽红只是跟单位请了假,在家里帮忙。到了4月,各个学校开学,淘宝店一天的订单量已经猛增至四五百单,一单就要做10-20斤面塑泥,但就算两人一刻不停地做,一天也平均也只能做400斤左右。

突然爆发的订单量让夫妻两人乱了阵脚。“本来打算再开一家淘宝店,卖五谷杂粮粉,结果买了烤箱、磨面的机器,却根本用不上,机器都没来得及开箱。”

妻子索性就辞了职在家做起了全职“掌柜”,连QQ昵称都改成了“面人魏掌柜”。

但尽管如此,依然还是忙不过来。有时,夜里一两点,仍有顾客“不依不挠”地下单询问,响起的“叮咚”声,让夫妻俩难以入睡。

“这可不行,咱挣了钱,身体先弄垮可不行。”无奈之下,魏红刚不仅买了一台打印机打印快递单,同时请了3个工人来帮忙,同时根据客户的问题,设置了夜里9:00到第二天上午7:00的自动回复。

“面人魏”的逆袭:从北京街头摆摊到淘宝年入百万

2016年,魏红刚的淘宝小店一年大约做到10多万的销售额。年底,魏红刚花了50万,把70平米的小房子换成了150平米的大房子。

去年,他的淘宝店,销售业绩翻了5倍,做到了50万。目前,每天的销量达到4900单左右。“这还是淡季,今年估计能做100万。”

6

和客户打交道,魏红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魏红刚说,到了双十一,和其他卖家不同,他总是劝客户“不要跟着凑热闹”。

“有的地方都爆仓了,物流跟不上,一送就半个月,所以只要是老客,我都会让他们错开高峰期,别在那儿凑热闹。”

针对不了解产品的新客户,魏红刚总会建议对方不要多买,“我就会说,你先买一斤试试,一斤也就10多块钱,觉得好再买。”

面对客户“讲价”,他也基本一口拒绝。“我们的材料成本比较高。”

对于曾经对电商一窍不通的魏红刚来说,这套经验是慢慢总结出来的,“我庆幸订单量的增长还没有超出可控的范围,因为太忙就容易出错,出了错就会被投诉,给差评。一开始就那么忙的话,肯定砸锅。”

要说卖货有什么秘诀,魏红刚说,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兴起外,他不断在公众号上更新视频也是积累粉丝,增加客户的不二法门。

几天前,魏红刚接到一个电话,淘宝小二告诉他,到8月为止,由于店铺服务评分持续达到4.9分以上,营业额也达到了要求,他成为金牌卖家已经整整36个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